中美两大运动零售商都敲响警钟了。

  美国运动鞋服零售巨头Foot Locker于本月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,公司期内总营收19.86亿美元,同比下降8.6%;同店销售额下降8.0%;净利润2800万美元,去年同期净利润为9600万美元。

  门店数量方面,三季度内,FootLocker新开设22家新店、关闭14家店。

  季度财报公布后,由于消费者和大环境仍具不确定性,Foot Locker下调了全年业绩预期:公司预计2023年全年营收同比下降8%-8.5%。

  和Foot Locker相比,国内运动服饰零售商滔搏(TOPSPORTS)的业绩相对好看一些。

  根据滔搏的第三季度业绩数据,该季度公司的零售及批发业务销售额同比取得10%至20%低段增长;直营门店销售面积较上一季末增加0.5%,较去年同期减少1.7%。

  尽管业绩取得了正向增长,滔搏仍不可掉以轻心。

  毕竟在上财年(2022/2023财年),公司270.7亿元的收入,同比下滑了15.07%。112.842亿元的毛利也同比减少了8.37%。再加上2021/2022财年的营收下滑,滔搏的年营收已连续两年走跌。

  事实上,无论是Foot Locker,还是滔搏,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——过度依赖两大巨头耐克和阿迪达斯。

  滔搏成立于2005年,彼时是鞋服零售商百丽国际旗下的运动业务商。

  背靠百丽集团的滔搏,很快就拿下了Reebok(锐步)、PUMA(彪马)、CONVERSE(匡威)等运动品牌的内地经销权。

  同时,滔搏还是Nike(耐克)、adidas(阿迪达斯)在中国内地最大的经销商。

  根据滔搏对旗下业务的划分,耐克、阿迪达斯属于公司的“主力品牌”板块,彪马、匡威、亚瑟士、斯凯奇等则属于“其他品牌”板块。

  根据往年财报,耐克、阿迪达斯两大巨头所在的“主力品牌”板块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超八成。

  Foot Locker于197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成立,总部位于纽约,在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近三千家门店。

  过去几年声势浩大的鞋类零售巨头今年颓势明显:Foot Locker的市值在8月时仅有15.63亿美元。而同一数据在今年的最高值是43.43亿美元。

  根据2017年Foot Locker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一份公开文件,Foot Locker销售的近70%的产品都来自耐克。2021年,这一数字下降为65%。

  眼看Foot Locker的股价持续走低,公司的多个高管和股东都曾公开表示,希望公司在出货量上减少对耐克和阿迪达斯的依赖。Foot Locker也对外称,公司将在未来几年降低单一供应商在公司的整体采购占比。

  从应对方法上看,两大零售商的做法也很类似。

  Foot Locker在过去两年一直在尝试通过收购和合并推进业务多元化:Eurostar等运动服装品牌都先后加入了Foot Locker的品牌矩阵。

  滔搏则在今年先后与一系列专业户外机构、品牌达成合作。

  今年6月,滔搏宣布投资专业滑雪装备零售商冷山以及专业户外内容机构Mounster山系文化。

  品牌合作方面,法国跑鞋品牌HOKA ONE ONE、专业户外品牌KAILAS(凯乐石)亦选择与这家运动零售巨头携手。